close
 
看到後來才發現這本書也可以當作哲學來看 , 因為「人」其實也是一個複雜系統。
對於 「 我是誰? 」這個命題的作答 ,用系統思考的角度來看真的蠻有趣的 。
多莉到底有多笨

你的頭髮剪了 ,你還是你嗎 ?
你的腎臟換成別人的 , 你還是你嗎 ?
你身體全部換成新的 , 你還是你嗎 ?(輪迴 ? 七年就是一輩子 ? )
而我們活在這個世界 ,也是個體系統和世界系統互相反饋的過程 。
 

 
 
什麼是系統 ?
-系統是由一組互相連接的要素所構成 , 能夠實現某個目標的整體。系統=要素+內在連接+功能(或目標)
 
-而系統思考是我們為了回答問題 ,對真實世界做的簡化。但,只要簡化必然存在邊界 。這條線的設定取決於「誰?」「想知道什麼?」「出自於何種目的?」「在多長時間範圍考慮?」
而這篇心得同樣是我對於這本系統思考這個系統重新劃定的邊界,簡化這個系統(這本書)代表實踐的可行性提高,和某些訊息的遺失。
 
-簡化世界後 ,我們就更能預測系統的行為。投入什麼刺激會產出什麼?系統的過去脈絡與未來可能。觀察關鍵要素(存量),讓我們更容易掌握時間下的系統。
希望我們能在這樣的思維下 ,更加了解世界 ,進而在世界中生存 ,甚至改變這個世界一點點 。
 
 
 
怎麼看懂系統?類似的系統都只會有類似的行為與結果
-系統中最不明顯的部分 ,是他的功能或目標 , 卻是決定系統行為的關鍵因素。
而改變系統的內在連接 ,通常會改變系統的行為 。
要素是我們最容易注意到的系統部份 ,但是他對系統的影響最小 。
 
-以之前的命題 「 我是誰? 」來看 ,我們通常不太確定自己人生的目的 ,但是如果有發現真正屬於自己的登月目標或是指揮官任務 ,對個體的影響是最大的 ,雖然這樣的改變也是最痛苦的 。(直接改變目標效果很好,阻力通常也很大)
而我們如果更能善用之前的人生經歷 ,而不是被情節綁架;或是你能重組之前擁有的技能 ,對人生也是很有幫助的 。改變連接
個體要素不限於有形或無形 ,記憶可以算是、技能 、身上的細胞都可以算 ,看你畫的系統要解決什麼問題 ,再決定要如何涵蓋 。要素也是對系統最影響力最小的部分 ,除非要素能影響到內在連接或是功能 。
ex.一般人剪短指甲不會怎麼樣,藥師也是。可是如果明天上班要剝大量藥物手就很容易痛,於是系統就會抗拒剝藥xd
 
-以公司來舉例: 目標=宗旨or願景;  內在連接=公司文化   要素=員工
要想推斷出系統的目標 ,必須看一段時間下有哪些行為,而不能只看表面的言詞或是標榜的目標。當然 , 如果目標已經具體化成KPI的話應該就是真實的目標了 。(知道KPI的話就是自己人了)
關鍵要素就是指與目標息息相關的的要素( KPI ) ,我們叫他存量 , 存量通常是系統內要素與素連之間連接的最大結點 。<這條是個人意見>
存量是我們用來量化系統的工具,他在任何時刻都能觀察、感知、記量、測量的系統要素。用來代表整個系統,使我們更容易明白時間下的系統是如何變化的。
影響存量的影響力順序是:1.目標2.回饋3.系統內的變化(包括要素和內在連接)
 
 
 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img/001/070/29/0010702990.jpg
 
 
 
 
我想改變系統
-好系統的三項特徵:1.自我修復與衍生的能力(不畏改變)2.少數簡單的規則衍生的系統(即使複雜)3.子、母系統,目標一致有效合作(藩鎮、強幹弱枝都弱掉了)
好的KPI通常能有效連結子系統的反應。
不夠精確的存量不一定對事情有幫助,雖然大眾會覺得不景氣所以買不起房子,但,一昧地衝高經濟指標GDP,不代表就能讓大家都有房子住。
 
 
-系統有三種槓桿點目標回饋要素。風險和機會也可以此分類,系統最脆弱(不穩定)的時刻就是阻力最小的時刻,也是系統最容易被改變的時刻。
 
 
第五章 系統的風險與機會
(1.子母目標不一 2.外部回饋不佳 3內部協調失衡)
第六章 系統的槓桿點
目標
1.政策阻力、2.公共財悲劇、7.規避負擔、8.目標錯位
5.系統規則、 4.自組織、 3.目標、 2.典範、 1.超越典範
回饋
3.目標侵蝕、4.競爭升級
9.時間延遲、 8.調節迴路、 7.增強迴路、 6.資訊流
要素
5.富者越富、6.轉嫁負擔
12.數字、 11.緩衝器 、 10.存量
 
 
-系統可以從三個角度去看他
 
我是母系統
我是我
最有能力改目標
我是子系統
我是團隊的一份子
改內在連接可能比較快
我是系統外部
我是外包廠商
只能回饋系統的某一要素(要有效可能要找到key man)
 
天之道,損有餘而補不足;人之道,損不足以奉有餘。
 
 
 

 
-我們自己是一個黑盒子,隔壁可能也有許多黑盒子,大家可能也都在同一個黑盒子裡。
想要觀察盒子內的結構,只能先假設系統是簡單線性,先建立模型。
之後再給予刺激看系統有什麼反應。或是長時間檢驗系統的作為。 p.163頁的非線性系統也是慢慢建立起來的。
透過觀察世界上的許多系統,你會找到類似模型 ,讓你在建立模型上可以更加快速與準確。
也更能夠客觀的看清自己的位子與能做什麼。
 
-比如我認為人生最重要的KPI就是快樂!那我就觀察自己接受什麼樣的外部內部刺激會感到快樂或興奮,藉由刺激與快樂的反應更加了解「心」這個系統。
請神賜給我們一顆平靜的心,在好系統中自由的使用我們的有限理性;請神賜給我們勇氣,重塑結構不良的系統;請神賜給我們智慧,可以區分兩者的不同。
 
-你對於你最能掌握的複雜系統了解多少了?要試著回答「 我是誰?
我在大系統的相對位子?
我與其他子系統的互動關係?
我這個系統的目標是?
 
 

有鑒於天資努鈍 ,今年才開始學習怎麼閱讀這個世界 , 而系統思考是我閱讀世界的第三個思維 。
1.Q&A思維 :
人生就像一場考試,要考好先從偷看開始。換位思考 ,主角面對問題是怎麼表現的 ?他是怎麼解決問題 ?他有試圖創造問題不在發生的環境嗎 ?
他人是怎麼處理人生困境的 ?是自己太玻璃心 ,對負面回饋太過在意 ?還是根本就是你的解法有問題 ,才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 ,慌張的寫下唯一選擇 ?
 
2.故事思維 :
他人立場是什麼 ? 為什麼會這麼解決問題 ? 背後的邏輯和生命脈絡是什麼?(畢竟手上拿著一把槌子 ,看到東西都當成釘子來敲 。 他擁有什麼樣的資源與經歷 ? )
你在某場域認知的只是他的扁型人物,圓型人物需要花更多工夫塑造。
 
3.系統思維 :什麼是大局觀 ?你解決事情是否是頭痛醫頭還是在槓桿點上 ?
系統思維強迫我們更客觀的看事情 ,也讓我們有機會一次解決許多問題 。
 
 
 
 

 
支線任務,『什麼是人? 』:
 
我們是如何定義「人」這個系統?系統邊界要怎麼設定?
如果我們可以寫出一個程式,你對他(系統)所有的輸入/輸出的結果都和人類一樣,通過圖靈測試,那這個系統可以說是等於人嗎?『 程式=人類嗎? 』DNA也是一種自我保存的程式阿!
任何的分類(設定系統邊界)都是為了解決問題,超級歪認為人跟非人不該是二元對立的,也就是這兩者可以用同一個系統描述。
 
【個人意見】對「我思故我在」 的解讀是,因為我還能夠思考,所以我承認能夠思考的我在這一維度存在(因為維持思考的過去記憶、肉體、靈魂都在 ) 。
就好像現在能在電腦上打這段話,故電腦存在,沒有關機也沒有損壞。但笛卡爾是還是沒有定義什麼是電腦,他只是說電腦是存在的!
電腦是主機?是使用的人?是網路?是以上的總和?他通通迴避這些定義......
至於超級歪援引攻殼機動隊裡面的劇情,說人的靈魂就跟公司的文化一樣,只是非實體的存在。
靈魂,只不過是要素集合成一個系統之後,隨著時間與外界系統互動之後逐漸產生的一個慣性。
 
個人覺得即使現在的科學無法證實它的存在,但也不應當武斷的說「靈魂」只不過像是個體這間公司的文化。
「個性、性格」才是是個體這間公司的文化,「靈魂」應該據有更獨特的地位才是。
 
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